首先,由于目前国家标准没有区分等级,而且对行业监管不严,致使国内塑机制造厂家产品质量看似全部达标,其实鱼目混珠,采购商完全不能判断产品的精度等级。所以国家亟需制定多个等级的国家标准,并且对企业产品强制抽检,迫使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其次,加强行业监管,制定并不断完善行业标准。众所周知,几乎所有不同品牌的注塑机机械零件是不可以通用的。虽然国外的注塑机行业也是这样的状况,但是作为注塑机生产大国,我们有理由通过不断的努力,尽可能的将易损件或其它常规零件可以互换使用。
第三,企业自身不断提高技术方面的优势与竞争力,尽量避免不同品牌之间最原始的价格竞争。近两年来,国内注塑机品牌的价格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有着相当品牌及规模的企业都不断传出降价信息,部分企业自身的价格体制更是难以维持。表面上这些企业的销售业绩不断上升,而效益却不断下滑。少数企业对财务风险不予以严格控制,市场形势稍一变化,这些企业就难以为继、痛苦不堪。国内企业在国外市场的竞争也是如此。随着人民币的逐步升值以及国家退税税率的不断下调直至最终取消,国内注塑机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也不断下降,加之国外代理商对采购价格的不断打压,无明显技术优势的产品必然被淘汰。所以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是国内企业的必然之路。
第四,走专业化道路。国内绝大部分注塑机制造企业规模较小,而各厂家的产品几乎雷同,都是面向普通市场,毫无针对性。然而注塑加工行业其实在很多方面相对比较专业,对设备也相应的要求具有高度专业性,甚至完全专用的机器。国外有很多厂商都致力于走专业化道路,如赫斯基、米拉克朗等等。
第五,积极开展同行之间的合作,进行横向联合、优势互补,提高国际竞争力。一直以来国内注塑机行业就处于无序竞争、相互抄袭的状态。十多年来,注塑机产量不断增长,但总体技术水平却无明显改善。主流产品与十多年前相比,除稳定性相对提高、服务理念的提升外,仅仅是规模的扩大。看着国外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与技术,相当部分企业思想麻木,从来没有想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必然是要熔入全球竞争的。
第六,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化道路。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国内也有部分企业在海外建立了生产基地,成功与否还有待时间的考验。这也代表了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企业本身的技术层次以及目前产品对应的市场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条件。以当前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相信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生产基地更有优势。据统计,发达国家的人均年塑胶消耗量达数十公斤,中国距此还有很大的距离,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有着很大的可增长条件。所以发展势头良好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是塑机的持续快速增长市场,在这些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会带来更大的利益。当然,一旦我们企业进入这些国家进行生产,必然会在当地起示范作用,甚至形成当地的产业,似乎会影响国内企业的市场空间,其实这样更有利于国内企业的技术更新及发展。